最新消息

News

【我與希恩的故事-希媽阿惠來啦!】

在希恩的保母,除了日常的嬰幼兒照顧,同時需要填寫寶寶生活紀錄、辦理適齡適性活動等,也要陪伴寶寶完成啟蒙教育,以及部分寶寶的語言、物理、職能治療療程。

成為希寶溝通大師之路

2年多前,我來到希恩成為保母。一開始被安排到大寶班服務,那時希恩團隊還沒有護理師,而我因為有護理師的背景,所以除了院內保母的日常照顧工作打理之外,也會協助查看用藥紀錄、參與預防針施打的安排,並且會特別注意到寶寶的身體狀況,適時回報,討論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等。

後來,因為小寶班特殊健康需求的孩子增加,有需要長期服藥、定期追蹤身體變化的狀況,於是我就被安排到小寶班來照顧寶寶。

記得在小寶班第一次照顧到先天腦麻的Eric寶寶,他一下子就送我一份大禮-在餵奶後,吐得我全身都是。
當下錯愕之際,我想找到他嘔吐的原因。


日復一日的相處,我發現Eric幾乎是「每喝必吐」,但是醫院這方面檢查數據都是沒有問題。為了尋求解答,我嚐了所有他需要吃下肚的東西,包括藥粉、牛奶以及正在接受的生酮飲食食療的味道,結果發現,哇!真的很難吃啊!

所以當他下一次又不吃藥時,我和他說:「我知道很苦,味道你也不喜歡,但是媽媽都替你嚐過一遍了,我懂你的感受,但是你還是得需要吃啊,才能讓你的身體健康起來。」特別的是,Eric似乎聽得懂我說的話,慢慢的接受這對他來說難以嚥口的所有藥物和生酮飲食;除了和寶寶溝通,我也去請教老師如何幫助寶寶吞食,學習按摩口腔的手法。

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,現在Eric的進食狀況比過去已進步很多了!


 

照顧者鼓勵的話 成為寶寶進步的動力

Eric需要定期接受早療,雖然還是嬰孩,但每當去早療的時間到了,他似乎都知道,在出發前就哭,回來後也哭,而且有幾次是歇斯底里的大哭特哭。

該怎麼辦呢?我能怎麼去幫助他呢?

於是我開始試著在早療的前一天就先和他說話,告訴他:「我會擔心你哭哭,我知道你害怕,但我們互相幫忙,一起完成早療和去醫院的任務,好嗎?」果真,隔天全程都沒哭,讓我又驚又喜,下班回到家和家人分享這件事時,換我喜極而泣的爆哭出來。
 


「謝謝希恩寶寶,讓我成為一個更有價值的保母。」

成為希媽的一份子,讓我從一個在電視機前看相關新聞的觀眾,變成能第一線幫助特殊境遇寶寶的照顧者。原本只是很單純的想任職保母的工作,但在這過程中,因為想讓孩子可以更健康長大,意外解鎖了我自己照顧特殊寶寶的能力,也透過自身的護理背景,讓我能為嬰幼兒照顧帶來更多的幫助。

換個角度想,其實不是我們能夠給寶寶什麼樣的幫助,反過來,是寶寶幫助我們有機會成為一個更好的保母,「真的,很謝謝希寶們。」



採訪後記:

當每個新生命來到希恩之家接受安置,面對陌生環境都需要一段適應期,而對於保母而言,則是都會進入一段和新寶貝建立信任與親密感的關鍵期。

在希恩的保母,除了日常的嬰幼兒照顧,同時需要填寫寶寶生活紀錄、辦理適齡適性活動等,也要陪伴寶寶完成啟蒙教育,以及部分寶寶的語言、物理、職能治療療程。

每個保母來自不同的背景,正因為所長不同,讓「保母」不只是一個職業名稱,更扮演著為要照顧好不同需求寶寶,而必須施展各項「神奇妙招」的多功能媽咪,正如同辛苦的各位母親一樣。

謝謝阿惠,謝謝辛苦的希媽們,同樣謝謝每一位用心照顧寶寶的家人們。

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